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岳麓书社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优质课教案下载

在“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中,我结合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将本课内容涉及到的必修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把本课的教学重心确立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背景、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和对美国新体制的评价。

本课面向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容有初步学习,高一英语课也有涉及美国史内容,2016年是美国大选年,学生对美国的政治制度有强烈的求知欲。再加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一前两个单元的内容,已经初步接触岳麓版教材的编写体系,有一定的合作探究和自我学习能力。但此时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

基于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注重多角度教学:1、微观角度:以2013年美国政府停摆事件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美国国会与总统间权力制衡关系,引发学生对美国新体制的思考,理解“制约与平衡”的内涵;2、中观角度:分析本课在本单元的位置,横向对比英国与美国政体的不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必然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感悟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但不同的国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民主形式;3、宏观角度:引导学生重温民主政治的演变,引导学生感悟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在总结历史的过程中找出经验,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教学设计与教学思路

关于本课教学,我的整体设计思路是:

一、调整教学流程。

教改中一直强调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结构与教材知识结构之间的统一,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法结构、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中间变量。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史实的经过、背景和影响,分别对应历史研究的三个要素: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是先分析背景,再介绍经过,最后总结影响。在课堂开始时,学生会对老师所分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背景因素摸不着头脑,必须一节课高度集中精神听下来才能形成对概念的完整认识,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仍然较难明白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无形中就削弱了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我配合金山中学历史科组的课程改革课题,大胆尝试将教学流程调整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发展”的教学流程模式。第一,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制约与平衡”的内涵,比较美国政治体制与英国政治体制,了解美国体制的“新”;第二,结合所学知识和阅读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体制确立的原因,认识美国结合本国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民主形式;第三,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评价美国政治体制,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国家有不同国情,但公平正义、民主法治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体会民主完善的艰难性和必然性,增强学生责任感。

这种新的教学流程设计,使历史事件成为历史教学的主体,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催历史事件抽丝剥茧分析背景,结合史实再对其作出多角度、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历史研究的方法,利于增进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二、重视问题的设置

要调整课堂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就必须依托教学课堂问题。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探究之本,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这样的教学流程的关键在于通过设计教学问题来引发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自己探索,形成自己的观点。而根据已有研究表明:问题系统主要由事实性问题、解释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三大类构成。

事实性问题——“是什么”中不但要包含历史事件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还必须包括能体现事件特点和性质的信息,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可知,历史概念是考查的重点。我在课堂设计中,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获取关键词和图表信息,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理解材料叙述中语境的含义,依据可靠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的史事,对历史境况形成合理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然后通过所掌握的历史信息,自己总结出“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如何达到“制约与平衡”,掌握总结历史概念的方法。

在处理解释性问题——“为什么”环节时,要充分利用“是什么”中的信息,针对各信息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处理新体制产生的背景时,根据上一环节中对 “制约与平衡”概念的总结,启发学生层层细化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出问题的模型,然后依据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联想,进而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样的设计还有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学生在了解了一个历史事件的概况后,还要能提出问题,进一步地去追根溯源。

通过构建材料结构,引导学生建立中观视野,了解美国新政体是在历史与现实双重背景下产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使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相互关联,建立学生的“时空观念”。

认识历史事件的影响是课标的普遍要求,因为从课标的文字表述来看,课标要求更多的是史实的影响而非原因。但历史事件的影响一般要从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才能显现出来,仅从当前事件来讲影响容易空洞。因此,在处理评价性问题——“怎么样”环节时,同样需要在“是什么”中补充必要的信息,引导学生结合这些信息大胆猜测史实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发展。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评价美国新体制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分别从材料和所学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学习“史料实证”的方法。在提问学生的过程中,引导使其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在课堂中我还设计了重温人类民主政治的演变历程的学习环节,协助学生构建宏观角度,能够理分辨历史的进步与倒退,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种问题模型共同构成学生学习、认知历史知识、形成历史能力的问题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种问题的认知功能不同,对于建构对历史认知结构的作用也不一样,它要求学生的认知加工深度水平亦有差异,教师依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状况和能力水平,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在讨论活动中加强引导,适时启发、点拨,以把学生的认知活动引向深入和高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师生共同进步。

三、多角度、宏观学习历史

多角度解读历史事件,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综合探究环节,以多元材料为基础,引导学生解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以“微历史”、“厚历史”“热历史”分别配合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角度切入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历史,从不同层次学习历史,在现实中运用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教学设计

导入 微历史——2013年美国政府停摆事件,引出材料一、二关于美国国会与总统间权力制衡关系,引发学生对美国新体制的思考。

学法指导——认识规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发展

一、确立:1787年宪法——新体制:联邦制 总统制 共和制

1、联邦制: 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立法、行政、司法

3、人民主权:选举制、任期制

相关资源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