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以及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
【教学方法】
1.阅读课本和老师提供的材料(文字、图片等),以获取有效信息和感知历史。
2.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从现实的角度理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合作;并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
重点:“一国两制”构想,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
难点:“一国两制”的内涵,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余光中《乡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知识梳理】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形成过程
酝酿阶段:
(1)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对“一国两制”形成作了准备;
(2)1981年叶剑英的“谈话”——正式构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
具体化阶段:(3)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全面阐述“一国两制”方针;
法制化阶段:(4)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使“一国两制”成了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保证的国策。
完善阶段:2005年<反分裂国家法>
【重难点解析】
1.台湾与大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