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优质课下载
1、知识与能力 掌握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案导学,创设新情境,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党和政府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改革创新的进取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国民经济的调整及文革。
难点:灵活运用各种原理,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学情分析
首先,对于本课内容,高一学生有初中学习的基础,而且通过高一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网络检索等手段搜集课程资源。因此课前我将通过学案,引导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其次,高中学生虽然对历史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分析历史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将创设情境,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思路
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案导学为基础,创设新情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创新性”。 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积极性,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生本教育”理念。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歌曲《社会主义好》的摇滚版本,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摇滚乐贴近学生年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社会主义好》 这首歌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歌颂社会主义,歌颂共产党的热情,由此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师展示课标,学生阅读课标要求,教师启发分析课标内容。
新课讲授
【材料分析案】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我国建国之初国民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启发学生答出中国共产党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着手恢复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2、【小组合作探究案】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案上相关表格,讨论完毕,由小组派组员来回答。
3、按照上述表格中的顺序,依次讲授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教师展示其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教师启发学生概括其内容为一化三改
(通过对一化三改内容的深刻剖析,使学生了解,工业化是发展国家生产力,对三个行业进行改造是在变革生产关系,由此总结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为:发展生产力和调整生产关系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