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4课宋明理学》优质课教案下载
全面认识理学对后世的影响,并引导学生针对当今社会现象认识到道德自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教学难点受佛教、道教对理学的影响,理学体系化、思辨化、哲学化;
理学更利于适应封建统治需要教学方法讲述法、阅读法、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学生
分析高一理科班学生,对先秦儒学、汉代儒学的了解仅依靠初中的一点儿记忆,
同时缺乏文科学生对文言材料的阅读理解力。所以本课要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相关知识,尽可能将课堂语言生动化,适合学生的认知。要善于在学生
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搭桥”,并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联系现实问题作出思考与判断。
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意图一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出演出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字、科技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烘托氛围,引入儒家思想 二《论语》节选儒家思想是一门教人处世、教君主治国的学问,是社会伦理、政治学说帮助学生回忆旧知,并为后面理解理学的核心思想做铺垫三儒学发展历程儒学经先秦、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唐宋发展,出现了三教并行融合的趋势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点出理学产生的背景及思想自身的流变四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传统儒学到宋代的新发展,它继承了传统儒学的核心思想,又借鉴佛道,发展出囊括世界本原、处世治国、终极归宿为一体的思想体系。帮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理学,并指出它与传统儒学、与佛道思想的区别和联系,为后面介绍理学思想做铺垫五理学代表人物和派别介绍作为开创者的周敦颐、张载等人对理学的贡献,即构建了理学的世界本体理论,这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奠定了一个理论前提和基础。使学生对理学自身的发展有一个认识,为朱熹完善理学做铺垫。六朱熹的观点朱熹的“理在气先”、“万物之中皆有理”“格物致知”“知行行后”等思想,使理学体系化、思辨化、哲学化,成为封建官方正统哲学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浅显的文言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程朱理学的思想,并认识到理学的新发展七陆九渊、王阳明的观点节选陆九渊对朱熹思想的质疑,形成了“心学”的观点,王阳明在陆九渊基础上对心学做了进一步发展帮助学生了解心学的主要观点。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比较从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比较二者的区别,从核心思想、政治目的看二者的共性,并分析二者对封建统治的作用通过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分析、综合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九后世对理学的评价后世对于理学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推崇并身体力行,有人批评理学束缚思想、压抑人性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理学的影响十反映现实问题的漫画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知识和漫画反映的现实问题,谈谈理学对于当代的价值
宋明理学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相信同学们对当年的盛况还记忆犹新,那么为什么要在一场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欢迎仪式上表演这段节目呢?中国希望借此向世界展示些什么呢?(古代中国的文明)你从中发现了古代中国哪些文明成果?(服饰、文字、科技)还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板书)说到儒家思想,我来考考大家: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谁?(孔子)儒家思想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是什么?就是爱人,就是人与人和谐相处。怎么来爱人,怎么与人和谐相处呢?那就要推己及人,尽己为人。我们看孔子是在谆谆告诫大家如何处世如何为人。孔子还告诫统治者,君主要像君主的样子,君主要像爱护孩子那样爱护臣民,臣民要像尊敬父亲一样拥戴君主,这样上下相安,天下也就太平了。所以儒学是一门什么的学问呀?那就是教人处世,教君主治国的学问,我们称之为社会伦理、政治学说。
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很大,可并不受统治者重视。秦朝,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遭到灭顶之灾。但是到了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学,使之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300多年的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战争频繁,今日座上宾,明日刀下鬼,这种朝不保夕的生活,让人们常常有一种“人生无常”之感,于是佛教、道教大行其道,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宋以来,儒佛道三教并行,在相互碰撞中又相互交融,最后汇聚为一股思想的“清流”这就是——宋明理学。(板书)
一、理学是什么?
1、从发展历程来看:它是儒家思想到了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2、从思想来源来看: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糅合了佛教、道教以及先秦道家的思想。
3、从思想内容来看:它以儒家伦理政治学说为核心,借鉴佛道思想,发展出包括世界本原、处世之道、终极归宿为一体的思想体系。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它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伦理政治学说,又增加了关于世界本原和终极归宿的内容。这两个内容就是我们在学习哲学时经常遇到的两个命题,从哪儿而来?到哪儿去?对于这两个命题,佛教是这么回答的,佛教认为世界本原于“空”,四大皆空,因为人们的欲望而产生了许多痛苦,所以佛家叫人们觉悟,灭绝所有欲望,就可以成佛了。而道家认为,世界本原于“无”,无中生出有来,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合一,他们总结了一些使人长寿,甚而成仙的办法。一个要成佛,一个要成仙,佛道对人很有吸引力。那麽儒学呢?儒学只告诉人们怎么处世,却没告诉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做了有什么好处,所以在佛道面前,儒学显得很没有说服力。所以,宋明理学家所做的工作就是弥补儒学的不足,使它在体系上的更完整,在逻辑上的更严密。
二、理学的内容
我们先来认识几位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开创者:周敦颐、张载、邵雍,奠基者:二程程颢程颐,这五位合称“北宋五子”。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我们一般将朱熹和二程合称为“程朱理学”。(板书)与朱熹同时代的陆九渊,是理学另一支派“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我们将两人合称“陆王心学”。(板书)
作为开创者的周敦颐,张载和邵雍他们为理学构建了世界本体理论,也就是说世界从何而来。三人从传统儒家经典中找到了这个东西,我们知道这叫什么?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虽然三人都认可太极,但他们对于太极的理解并不相同。周敦颐认为太极是万物演化的规律。张载认为太极是构成万物的物质。那么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规律?还有如何将世界的本原说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毕竟儒家思想要为现实服务。好,我们来看看理学大师朱熹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朱熹:1、“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生物之本也,气也者,生物之具”
这里的理也就是周敦颐所说的万物演化规律,气也就是张载所说的物质。朱熹说,万物的生成离不开理,也离不开气,但总的来说,理是根本,气是具体形状。也就是说关于世界的本原,朱熹认为“理在气先”。打个比方,修房子,是建筑原理更重要呢,还是砖瓦石块更重要啊?其实都重要。但建筑原理具有永恒性,所有的房子都要遵循这一原理。
2、万物之中皆有理。
首先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理,水为什么往下流?(重力作用),船行在水上呢?(浮力作用)。所以理在自然界中就表现为各种规律。而理还存在于社会当中,这便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为人处世之道、君主治国之道。儒家把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其中君、父、夫居于主导地位,高高在上,而臣、子、妻居于从属、被动地位。同时人与人交往时要遵守五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理学家认为这些社会规范就是天理,人人都要服从。理还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人性”,关于人性,朱熹赞同孟子所说的“性本善”,每个人身上都有良善的本性,可是为什么世界上有恶人呢?性相近习相远,人们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染上各种习气,这个习气就有善有恶,那麽当人先天的本性与后天的习气相抵触的时候,怎么办?那就要“存天理而灭人欲”,这里的人欲是指过度的欲望。朱熹反对纵欲。但后来的理学家将人们正常的欲望也抑制了,就变成禁欲了。
朱熹通过一个“理”字,将自然、社会和人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愧为大师。但是这个理并不显露在事物的表面,而是隐藏在事物内部,那么如何发现事物中蕴含的理呢?
3、格物致知
研究事物,发现真知。比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为什么清啊,通过观察,发现有小溪流入池水中了,这就是格物致知。这个知并非科学知识,而是道德伦理。比如观察水,科学家看到的是什么?(水分子),而理学家看到却是什么?(清白纯净),所以他们用水来形容某种品格。你明白为什么古代文人大都喜欢梅兰竹菊?那是因为它们是植物中的君子,或者是人们赋予了植物君子的品格。
知道了真理,还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