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第21课新文化运动》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组织教学。第一部分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民主与科学,运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所谓有意义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己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实质性联系,是指“新符号或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新观念能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建立内在联系,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联系”。第二部分新、旧文化的冲突,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抛锚式教学模式,通过抛出一个问题:选择新文化还是选择旧文化?引导学生思考,按照观点的不同将全班分成两派,各自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自身支持“新”文化、或者“旧”文化的依据,并在课堂上展开辩论。第三部分新、旧文化的融合,同时运用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教师讲授、引导与学生有意义地接收、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课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理性思维”与“批判质疑”。历史学科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
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本课上承21课《西学东渐》,下启24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先进的中国人在辛亥革命的民主果实被践踏之后,为谋求中国之独立、自强,启发民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为五四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了思想上的铺垫。在新文化运动发生的那个时代,教材中对于与其相对应的“旧”文化提及的很少,需要教师大量补充这部分的材料,让学生体会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真相,感受新、旧文化的冲突。在感受新旧文化冲突之余,思考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情况: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史实有初步的了解,但并无深入的理解。课前对授课班级做了调查问卷,从问卷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新文化运动已经知道的有:①陈独秀与《新青年》。②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③民主”与“科学”。④背景,如: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等。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有:①新文化运动旗手的主张本身是否矛盾,能否自圆其说。②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有哪些,他们反对新文化得来理由有哪些。③新文化运动更多的细节、更多的代表作、代表人物及其事迹等。④新文化运动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在当时世界产生的影响等。
教学方式:史料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配乐诗朗诵《春江花月夜》音频文件、PPT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②了解陈独秀创办《新青年》、蔡元培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等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情况;③理解并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新文化运动兴起,提高阅读图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②通过新、旧文化的辩论培养尊重事实和证据、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③通过历史的、现实的看待新文化运动,形成站在历史的特定时空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②理解近代西方文明的价值。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教师讲解:这幅画中,你能认出哪几个人呢?
这是现代画家沈嘉蔚的作品,作于1988年,名为《北大钟声》,又名《宽容》,画上共16人,这16个人有的西装革履、有的长袍马褂,为何在此齐聚一堂呢?谁是那个敲钟的人?他们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出现在一幅画面之中的呢?
在初识《北大钟声》后一起来看两则材料,了解一下当时中国社会的情况。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