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7课忽必烈改制》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史料阅读法,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和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突破难点忽必烈改制的二元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忽必烈改制为蒙古族的发展作出的努力以及改革的阻力下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文明史观,即落后的文明总是要被先进的文明所征服,文明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点:忽必烈改制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忽必烈改制的二元性
教学过程
导入: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同学们,这段视频反映了什么事件?(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忽必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皇帝)
师:元朝是中国历史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的疆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辽阔的,是现在中国版图的定型。面对如此疆域辽阔的国家,作为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该如何维护元朝的统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忽必烈改制。
忽必烈改制的背景:
1、忽必烈深受汉文化汉文化影响,深感中原制度先进,立志改革。
(过渡)刚才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蒙古骑兵非常强悍,骁勇善战,蒙古人以马上得天下,能否以马上治天下呢?我们来看一下忽必烈是怎么想的。
(出示材料)?祖宗创立基业50余年,“武功迭兴,文治多缺”,“宜新弘远之规”,“祖述变通,正在今日”。——《即位诏》
生:忽必烈认为蒙古人武力强大,但治国经验不足,应该改革学习变通。
师:那向谁学习呢?(中原王朝)作为一位蒙古贵族,从小接受的应该是蒙古族文化,他为什么要向中原王朝学习呢?(生:和他的经历有关)
生:忽必烈的母亲仰慕中原文明,常让汉族知识分子向他讲论治道。他早年就对唐太宗开创的太平盛世业绩十分向往。
师:的确如此,在忽必烈的心目中他不仅仅是想做一位蒙古的汗王,他真正的梦想是想做一位统治中原的正统之主,因而他在继任汗位时定年号为“中统”,意为“中原正统”,“天下一家”。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大元”,“大元”取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之始,乃统天”。“元”就是极大的意思,这意味着元朝不只是一个蒙古政权,已经成为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以后,更是坚定了要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推行改革的决心。
“汉法”与“旧俗”之争
(过渡)由此可见,忽必烈从小深受汉文化影响,深感中原制度的先进,立志变革创新,推行汉法,那其他人是不是也和忽必烈一样的愿意改行汉法呢?(不是)其实在忽必烈即位之前,蒙古贵族内部就长期存在着“汉法”与“旧俗”之争,那什么是“汉法”,什么是“旧俗”呢?他们争的又是什么呢?对中原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看书,回答问题。
多媒体呈现问题:什么是“汉法”,什么是“旧俗”呢?对中原有什么影响?
生:“汉法”指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即封建文化;“旧俗”指蒙古落后的游牧文明,即奴隶制文化。旧俗的表现主要包括屠城,裂土分民,改耕还牧。实行屠城不仅减少人口,破坏中原经济发展,还容易激化社会矛盾。裂土分民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改耕还牧破坏了中原农耕经济。
师:(总结)用“旧俗”统治汉地破坏中原中原经济,激化社会矛盾,用“汉法”治理汉地使中原繁华如故(大家可以看到教材临安城的图片)。因而治理汉地当用汉法。那“汉法”和“旧俗”之争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与落后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的斗争
师:那我们是要顺应潮流还是要因循守旧呢?(顺应潮流)忽必烈顺应潮流推行汉法,但是却遭到了很多守旧派贵族的反对,甚至发生了血雨腥风的斗争。在忽必烈1260年刚即汗位时,守旧派贵族就拥立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为汗,在大漠草原上进行了四年的战争,才最终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这也为改革顺利进行开辟了道路。之后在一大批汉族地主知识分子的支持下,忽必烈开始了变革。
内容
(过渡)从哪些方面变革呢?(政治、经济)
政治:政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