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岳麓书社2003课标版《第1课先师孔子》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认识孔子的主要生平和主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孔子的深远影响。
难点:孔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夏曾佑曾评价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为什么孔子在世界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新课讲授: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
生于乱世
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经济:井田制瓦解,私有土地出现。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变革,礼崩乐坏。文化:学术下移,鲁国文化传统深厚。孔子的世界观、历史观形成于他所生活的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
而他的出生地鲁国是春秋时期保存周礼最多的诸侯国,“周礼尽在鲁”。这两点对孔子有深远影响,一是使孔子有条件接受、研习周礼,二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赋予了孔子强烈的发扬光大上古礼制的使命感,孔子认为人类的理想社会是“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启发思考:“孔子的家庭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会给年轻的孔子带来什么影响?
2、少时好学
孔子3岁丧父,17岁丧母,但仍积极钻研学习,“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向不同的人请教学问。孔子的求学经历身体力行地说明了他的为学主张,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创设情境,引导思考:孔子从小勤奋好学,刻苦读书,还经常向不同的人请教。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
从孔子的求学经历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杏坛授业,万世师表。
孔子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上的卓越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冲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传播和普及了文化知识,造就了一批时代英才, 孔子30岁左右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他收徒授业,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其二是积累和总结出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思考:有教无类和私学开办对当时社会的教育格局有何影响?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教育对象、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孔子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概述孔子在教育史上的突出贡献。
4、积极从政
可以把孔子的政治活动概括为这样两个时期:一个是他在鲁国的从政时期,从51岁到55岁,孔子历任“中都宰”、司空、司寇,并有政绩,其中,公元前500年的齐鲁“夹谷之会”则是孔子政治才干的集中展现。但要看到,孔子一生持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有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但他的仕途空问仅限于小小的鲁国,最后也以失意告终。
5、周游列国
从55岁出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因离开鲁国到卫国,一直到他68岁因弟子冉有带兵抗齐有功而得以被迎归鲁国。孔子漂泊14年,先后周游了卫、陈、周、宋、郑等国。对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为,首先要看到这是身处乱世的孔子迫不得已的行为;其次要看到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向各国诸侯权臣宣讲仁礼思想,但未得到理解与任用,这说明了孔子的仁礼思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需要而并未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孔子有追求人间大同的普世情怀,因此“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理想而执著奋斗,这正是孔子的可叹可敬之处。思考: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孔子的“仁”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需要,不适应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时代特征。
6、整理典籍
可以将教材内容概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孔子整理的文化典籍——“六经”;②孔子的言论集——《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但一般认为,它不是由孔子编订而成,因此要将两者分列,以免造成学生的误解。
二、孔子的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
(1)“仁”,即“仁者爱人”——思想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