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13课辛亥革命》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袁世凯篡权、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播放辛亥革命过程录相,并要求学生搜集录相中的重要信息
教师概括,这正是辛亥革命高潮时期的重大事件。
进入历史情境,并总结辛亥革命过程1、 1911.10.10 占领武昌
11日 占领汉阳
12日 夺取汉口
2、十几省宣布独立创设历史情境,带领学生“神入”历史,
后顺势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求知欲。
追根溯源(过渡)你认为武昌首义的成功以及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清王朝的土崩瓦解是历史的偶然吗?”这一问题转入到关于清末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及酝酿发展情况的学习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概括。
必然性:
A、当时形势:1.民族危机
2.改良道路行不通
B、资产阶级开始成长
1.思想:民主思想的传播
2.组织: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3.实践:各地武装起义
偶然性:保路运动学生阅读第一子目总结辛亥革命的背景。辛亥革命发生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先给学生提供一个框架式学习提纲,从社会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等方面来认识辛亥革命的背景,使学生站在总揽全局的高度对这一部分内容形成全面清晰的认识。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偶然和必然性所在。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家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气概和精神。
天翻地覆1、中华民国成立 1912.1.1 南京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共同探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