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1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03课标版《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单元前面的课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制制度等,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本课教材讲述的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及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本课第一目“‘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主要介绍其形成的过程和含义。第二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讲述了中英、中葡通过多轮谈判,香港、澳门在“一国两制”的框架内实现了回归。第三目“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贸、文化的友好往来,也介绍了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台独”势力。

本课内容既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重大政治问题,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它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培养目标。因此,本课内容在整个专题乃至整个政治史模块教学中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初高中衔接】初中已初步了解古代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日本等国侵略台湾,英国割占香港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台湾问题的大致情况。因此有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设计,自主探究,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特色,学生走进历史,神入历史,与历史人物对话。

?【学科联系】初中地理学习了港、台的区域地理知识;初三政治课学习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语文课学习了闻一多的《七子之歌》,邓小平“关于香港问题的基本政策”。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这一课题有一定认识,并感兴趣,要加强从历史角度正确看待港、澳、台问题。

?【学生分析】高一学生探索求知热情高,理性思维能力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政治及德育课程中都曾接触过,对相关知识有比较充分的了解,而且在经过了几个月高中历史的学习之后,已基本熟悉了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本课采用学生探讨知识为主,教师适当加以点拨,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图片与资料,使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阐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的含义,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之处。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梳理港澳回归的过程,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分析目前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概括“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含义。学会归纳香港、澳门回归的步骤及其意义。学会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贸、文化的友好往来的史实,分析与论证台湾回归祖国的阻力,探讨台湾顺利回归的方法,提高学生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利用图片、文字等情境资料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材料等活动,获得历史知识,得到能力锻炼,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团体协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定含义,使师生认识到我们党的非凡智慧、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港澳地区的顺利实践,认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能收回港澳的决定因素,从而激发学生为解决台湾问题、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通过港澳回归的实践,认识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是全体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增强早日和平统一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深刻内涵。

难点:认识“一国两制”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课前播放音乐“七子之歌”, 1840年中国国门被迫打开,随后列强在中华大地上肆意践踏,不平等条约相继签订,致使中国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相继被强行霸占,时至今日台湾仍然未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首歌正表达了台湾国民党老兵对祖国大陆深深的思念,这种思念也化为亿万中华儿女的一个心愿:祖国统一。

设计意图:利用音乐和图片感染学生、营造气氛,让学生的思绪快速聚焦在台湾问题上,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的历史背景。

(一)、统一之计——“一国两制”指方向

? 问题1:回顾中国近代史,香港、澳门、台湾是如何被一步步从祖国大陆隔离出去的?其中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中英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强租新界;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占领澳门;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岛给日本、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时至今日。其中港澳问题属于国家主权问题,而台湾问题属于国家内政问题。

设计意图:?展现资料回顾所学知识,温习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析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培养学生收集、运用史料、综合分析、阐释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师: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承认台湾地方政府在对内政策上可以搞自己的一套。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及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年版

? 问题1:结合教材和材料谈谈你对“一国两制”内涵的理解

? 教师引导学生逐层分析得出一国两制的内涵;“一国”是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两制”中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资本主义制度是补充,因此不会动摇主体的性质。“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祖国和平统一。

教材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