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优质课教案下载
(二)学科知识综述
外交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包括外交政策、外交目的、外交活动、外交地位和外交成果等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国外交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史实。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现实联系密切,地位非常重要。
(三)课标要求和教科书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做出了如下要求: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建国之初,中国面对世界两大阵营对立的形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为此,中国首先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同时积极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并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实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因此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成为解决国际上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课标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提出了上述要求。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因在对苏争霸中处于劣势,故调整对外政策,谋求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抓住时机,走出60年代的外交模式,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并改善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取得了重大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及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这些成就对中国今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故课标要求学生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与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发展变化的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确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目标。以此为指导,中国的多边外交极为活跃,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方式也愈加多样化。故课标要求学生在了解这些具体外交成就的基础上,总结归纳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三年级学生,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之前已经学习过,学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外交有初步了解,但所学知识不成体系,不能够站在较高的高度对现代中国外交形成系统和理性的认识。能力方面,经过高中两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素养,获得了一定的材料解析和分析归纳能力,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不能够深刻理解外交的影响因素。对于如何将时事和历史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展望未来,学生还有待历练。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识记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新时期中国外交大事件,了解其变化的基本历程,能够结合不同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理解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从而认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巧妙创设情境,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归纳总结,回顾中外外交大事,深刻理解外交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情况,深刻理解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外交中的重大作用,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外交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
教学重点:独自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中美关系的发展。
教学难点:建国以来,复杂的国内国际因素对制定外交政策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课前自主预习、创设历史情境、史料问题导引、小组合作探究、知识归纳总结等。
四、课前准备
分发导学案,在温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史料材料,设置三个探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
五、课堂教学过程
教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
学生的学
预期效果
1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