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3)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问题,历史对比,专题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二、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式、探究式。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多媒体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
教授新课:
【合作探究】: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该如何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经济特区概念
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它地区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特点
(1)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2)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
(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经济所有制形式
(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设立
(1)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