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2《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活动形式
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
在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中(20世纪初~21世纪初),民生的变迁涉及诸多领域。教材中还提供了多领域及多个生活侧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习俗、环境、服饰、住房、饮食、通讯、娱乐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本课在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选题进行筛选和改造,选取了衣食住行(即服饰、饮食、住房、交通)四个方面进行展览。因为本校学生多是农村地区为主,能够接触到电脑的时间较少,没有办法独立完成一个教学展示活动,因此本课以教师展览图片为主,串联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达到一个教与学的统一。
2.教材分析
这节探究活动课内容是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教材的开篇就指出:一个世纪以来(20世纪初~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一百多年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和我们的父辈、祖辈感受着。即指出了本课要探究的是什么问题。教材提出了本活动课可涉及的众多领域,以“活动任务”的栏目,布置了探究活动课的具体任务。
中国近百年社会生活变迁,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课题。过去,我们非常重视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关注的是社会形态发展更迭的历史,讲的是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生产方式发展更迭的历史过程,基本上或者说是没有触及社会生活方式。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除政治活动、政治生活非常重要外,还有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更值得注意,而常常被忽略的社会日常生活方式,其重要性完全不亚于它们。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人类从来就不是单个人在生活。人们不能自由超越他们所处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也会受制于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生活。这里所说的民生变迁,是指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日常生活,是人民千百万芸芸众生世俗生活的历史演变。我们的活动课就是要探究与广大老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
历史研究的根本使命,就是研究人、了解人、了解人的最真切的生活方式,这就要了解民众生活的方式、了解衣食住行,更真实、更生动、更丰富地表现历史发展的历程。在20世纪初~21世纪初的百年间,中国民生的变迁,跨越了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质的飞跃过程。
近百年的民生变迁,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教材中对于时代背景的交待,采用列出时代发展大事记的方式,以引导学生重视民生变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密切相连的。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基本点:第一,新旧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交替促使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辛亥革命前,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社会近代化的发展刚刚起步,出现了社会生活模式的变换和社会生活内容的更新。辛亥革命后,阻碍这一转变的传统君主专制主义政治被推翻,社会生活的演变在速度、深度、和广度方面的发展趋势显著。1949年共和国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使人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使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更加巨大和丰富,不仅民众的衣食住行发生变化,而且民众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也有变化。教师可以作这样总结:中国近百年的民生是在吸收和扬弃的过程中,按照中国人民自身的生活逻辑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的。教师要从历史的角度,概要指出其变化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到民生变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认识到社会发展和民生变迁都是不可抗拒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三、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根据中国民生百年的变迁,有选择地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历史变迁来举办一个“中国民生百年变迁”历史展览会。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培养和增强人文素养与民族精神。
2.老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拓展,关注自己的能力和发展。
3.引导学生关注民生,培养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
2.指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身边的变化中感悟历史。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三、知识与技能
1.中国百年民生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探究在当今时下作为中学生怎么做才能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水平不断提高。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1.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处理历史信息能力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