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异同;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的背景
导入:前苏联有部对中国人影响很深的小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段非常著名的人生自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了这壮丽的事业,苏联人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在20世纪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发展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学生阅读教材P94导言内容,概括并结合初中所学思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形势严峻或严峻考验,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粮!
【讲授】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绝处逢生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学生阅读教材P94第一段、第二段并结合导言所述史实,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内容。
(多媒体展示)1.背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
? 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 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按实物分配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教师就目的和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目的最重要的是战胜敌人,列宁因此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其主要途径就是集中,因此在后面农业和工业中,高度集中管理、采用行政、军事手段就是主要的途径了。再内容上,余粮收集制之所以能实行是与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采取的《土地法令》是分不开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这对于俄国的农民来说,是前所未有过的,当然对新生政权存有好感。
教师结合教材所提供材料具体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
学生结合“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的相关内容,试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简要评价
5.评价
积极:为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在战争状态下,它的实施无疑起到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但是战争结束后,它的继续存在不仅引起农民的强烈的不满,也破坏了政权的基础工农联盟。到1921年的时候,由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地农民发动了规模不等的暴动,尤其是1921年2月,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德水兵发动兵变,提出“只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人感觉事态的严重性,经过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农民的意见,果断采取措施,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