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1)基础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内容、结果;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结果;戈尔巴乔夫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
(2)能力培养:通过对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原因”、“苏联解体原因”等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2)学习改革具体内容时,引导学生探讨该改革的弊端,进而得出启示、教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需的、必要的,但不能偏向。改革的道路是艰巨的、曲折的、复杂的。
【重点难点】: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师课堂上可多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教学。使学生从感知历史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问题情境1:赫鲁晓夫为何要改革?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材料一、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40%,1953年全苏联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材料二、国民经济比例情况
(1)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2)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