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3《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中国古人一般都把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类,根据这种分类也就有了中国学术上的经学、史学、子学和文学。
子学即诸子学,一般与经学、史学、文学并提。子学时代始于春秋时期私人著述,终结于汉代罢黜百家。
子学时代在思想史上最大的贡献,是出现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流派和思想家,即“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犹如启蒙运动对西方历史的影响;在思想史上最大的特色是思想的多元性发展,即“百家争鸣”——既有私学与官学之间的争鸣;也有不同私学之间的争鸣;即使同一私学内部之间也有不同的看法;官学内部之间的争鸣等。思想多元化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是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许多思想家争相著书立说,以干时政。
一、“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概念理解:
“诸子”“百家”的含义:
“诸”与“百”均是约数,言其数量多。
所谓“子”,《康熙字典卷七·寅集上·子部》中说:“子,又男子之通称。颜师古曰:子者,人之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王肃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此处之“子”,即乃君子之子,褒其德行美好,是对人尊重的称呼。进一步引申,则又有古时弟子尊称先师为“子”的说法,如在《论语·学而》中开篇子曰之下,就有邢昺疏曰:子者,古人称师曰子。后人又将门人弟子辑录师说、编辑而成的著作称为《某子》来作为书名。这种说法最为历来学者所取,基本上都采纳此义,以为“子”是对有学识有道德的智者的尊称。故“子”是对学者或对老师的尊称,相当于现代的“先生”之称;“诸”即众、许多之意,如诸位,诸君,诸侯;“诸子”即言其多。
所谓“家”,按《艺文志》所说有两个意义:一是指某个思想家及其著作,如说“儒五十三家”、“道三十七家”、“阴阳二十一家”等,在这个意义上,先秦诸子有百家之多;二是指学术流派,或者思想流派,如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等,在这个意义上,先秦诸子主要有十家,即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农、杂、小说。据《汉书·艺文志》统计,秦火之后所存书籍尚有诸子之学189家,4324篇(这还不包括《论语》和兵家)。在这189家之中,大多数人和大多数著作都出自春秋战国时代,可见“诸子百家”之说并非虚言。故“家”可以指单个学者、思想家(在此意义上,百家等同于诸子),也可以指他所代表的学术流派或者思想流派(在此意义上,百家和诸子就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诸子就应该隶属于各家);“百”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如百般刁难,“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百家”即言其多。
故“诸子百家”简单的理解,就是学者多、学派多。
学派的含义:
即学术的派别。东西方学派的形成,大致有赖于三种因缘:即师承、地域、问题,因而大体上可归为三类:即“师承性学派”、“地域性学派”和“问题性学派”。因师承传授导致门人弟子同治一门学问可以形成“师承性学派”;因以某一地域,或某一国家,或某一民族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可称为 “地域性学派”(包括院校性学派);因以某一问题为研究对象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传统的一些学术群体,可称为“问题性学派”。三者互有联系,它们之间的划分界限绝非泾渭分明。
“学派”一词在中国早已有之,它最早有可能出现于《明史》。《明史·卷二八三》(列传第一七一)载:“阳明学派,以龙溪、心斋为得其宗。”当然,“学派”一词虽然最初有可能出现于明代,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的“学派”始于明代,早在先秦时代,中国学派已初露端倪。中文古籍中不乏“学堂”(中文“学校”之旧称)、“讲堂”和“书院”的记载。凡有学堂、讲堂和书院之地,自然有“讲学”存在。世有“讲学”,必然有“讲学者”与“听讲者”存在,从而使得“讲学者”与“听讲者”两者之间的师生关系和学问师承渊源随之而生,由此形成“师承性学派”势在必然。先秦诸子百家便是古代的一种学派,尤以他们当中的儒、墨、道、法四家所体现出的“师承性学派”特征最为显明。这种因出自于同一师门且主要学术观点相同、相近的“师承性学派”,在中国古代史上不乏其数。
“蜂起”“争鸣”的含义:
蜂起:名词作状语,一说像群蜂一样飞起(蜜蜂是社会性昆虫,过着群体生活),一说像蜂飞一样成群地起来。争鸣:原指争着鸣叫,这里指争论、争辩。
“百家”泛指许多学派,“争鸣”意为争论、争辩。争的是什么问题呢?主要是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如,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么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治国,等等。关于百家争鸣的含义,可用下面这句话来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学派就社会问题与学术问题进行的争论。
2、历史背景:
(1)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重大转型,奠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基础(社会的剧变)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和各种礼乐制遭到破坏,出现郡县制、官员任免制、专制君主制等。
有人认为,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和井田制。
为实行有效、有序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和各种礼乐制。这些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遭到了破坏。
分封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周天子对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授土、授民、授职”,政令由天子出而不出于诸侯,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交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等。(五年一朝,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宗法制下,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是贵族集团宗族内部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和年龄的大小来确定权力、财产、土地的继承。
礼乐制是一种维护等级的制度,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些制度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