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1.知识与能力: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过程与方法:适度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传统文化方面的材料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列表的方法,从时代、主要观点、影响等方面,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内容。以百家争鸣为主题,组织学生谈一谈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认识和感受。组织一次“我读《论语》的读书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了解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联系现实,使学生正确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2.难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认识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一)“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二)社会背景(社会经历重大变革、重大转型)
1.经济基础: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制度: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4.文化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总结: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三)主要流派和代表:
道家学派的老子和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商鞅、韩非子。
(四)“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一) 孔子的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前479年,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后世称之为“万世师表”“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