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与新文化运动相关的杂志、人物等内容。识记并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认识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兰花草》这首流行歌曲改编自胡适的白话诗《希望》。用歌曲导入,学生喜闻乐见,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并且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容易感受到文学革命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概念解读。什么是新文化?引导学生通过史料解读,了解“西洋文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含义,并引起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批判“中国固有文化”?从而切入正题。
3、运用策略,理解新文化运动内容。通过材料,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教师通过讲授法,比较法进行启发式教学。首先设计问题:“为什么要批判旧文化?”“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什么要批判旧道德?”“思想革命为什么牵涉到文学?”“后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成为一股新潮流?”“新旧之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围绕上述问题,课前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一人,教师召开小组长会议,由组长选择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予以指导,小组长就选择的问题与组员在课前进行学习探究。其中一组建议使用角色扮演法,由4位口才较好、表现欲强的同学分别扮演当时的时政记者,财经记者,文化记者,社会记者,其他同学扮演当时的知识分子。四位记者根据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角度介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神入历史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重建历史,认识历史真相。
4、感悟历史,拓展思维。通过材料提出问题:百年前,新文化的倡导者为何主张“必须废除旧文化,普及新文化”?是否合理?现在我们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以上两种态度和做法矛盾吗?为什么?按照分成的小组进行生生讨论,师生讨论,选出中心发言人,做好讨论记录。通过探究,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和局限,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学会用唯物主义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课堂小结,情感升华。通过讲授法介绍红楼,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是学习先哲们为振兴中华而敢于探索的精神,二是继续发扬民主和科学,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要富强就必须讲民主和科学,不仅在百年前要提倡,今天仍然要坚持民主和科学,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以此培养学生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2、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无畏探索真理的精神是一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爱国行为。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创新精神。以此进行创新精神教育。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兰花草》 :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改编自胡适的一首白话诗《希望》。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新文化运动前,文言文是写作的主流,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是写作的主流,大家今天写作文,几乎都是用白话文,可见其影响之大。那么,胡适为什么要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还提出了哪些主张?有何影响?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堂教学
材料一 所谓新者无它,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它,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 《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
问题1:“西洋文化”和“中国固有文化”分别指什么?“西洋文化”即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中国固有文化”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文化。
问题2:为什么要批判“中国固有文化”?
材料二 20世纪初中国政治
材料三 20世纪初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