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优质课教案下载
1.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难点:科技的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的图片信息来体现中国在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引入本课《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
二、自主预习,检测巩固
自主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 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 方法:1.由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自主预习,课堂中教师出示表格从两弹一星、航空航天,杂交水稻、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对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进行归类总结,再由学生个体回答完成表格,教师给予相应补充完善及强调,并用幻灯片展示相应图片,设置练习题完成基础知识预习检测及巩固。
2.设置问题“文革时期的的科技成果是文化大革命的的产物吗?”,由学生发表观点,教师引导分析“是抵制‘左’倾错误的结果,不是文革本身产物。”
三、知识深化,挖掘本质
问题设计:
1.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你是如何解读中国政府这一声明的?
2.探究思考:有人说: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我们的祖辈父辈不会那么贫穷。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一下材料请阐明理由。认识“两弹一星”是在什么情况下研制?成功研制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材料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3.你知道“两弹元勋”和“导弹之父”吗?了解其生平,理解什么是“两弹一星”精神?
4.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两平”。吃饭靠“两平”的什么?你得到什么认识?
方法: 由小组合作讨论,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补充完善,达到对知识的深化。
四、整体站位,把握规律
问题探究1: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一: [美]经济学家 唐·帕尔伯格: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