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3《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但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多数教师面对这课基本都是简略的带过,导致本节课没有起到它本来该起到的作用——对学生的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是教材分析中需要抓住的一个重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新授课,班级是高一的文科班。高一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抽象思维的转变关键期,对于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还不太熟悉,课堂要避免表面上的热闹。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特别是流行音乐和最新技术下的电影电视剧,教师需要对这点加以重视。
教学目标: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2.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音乐流派和发展方向;3.影视艺术兴起的背景,内容。
重、难点分析:
重点:各时期主要人物和代表作品,浪漫主义音乐主要的特点。
难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审美培养。
设计思路:
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如下:首先是极为丰富的多媒体材料运用,这会体现在这节课的每一个部分。除了传统的音频,本节课更是采用了“数据可视化”这样一个概念,用视频来呈现音乐,帮助学生欣赏理解。其次是对于教材的扩充,本节课对于20世纪末和21世纪出一些新的音乐与影视内容做了补充,特别采用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实例,以期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引发学习兴趣。基于上述内容,我将本节课题目定为《近代人类创造美的历程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教师向学生展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通过提问将主题导向审美。
(设计意图:既可以通过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顺着导入到本课的主题美育上。)
【教授新课】
一、19世纪的音乐
(一)人物作品介绍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贝多芬生平,着重介绍其身残志坚的良好品格。同时利用音乐可视化视频让学生来看一看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名句备用: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接着以同样多媒体方法向学生介绍施特劳斯和它的代表作《蓝色多瑙河》, 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等曲目最为著名。约翰·施特劳斯与父亲同名,两人都以创作圆舞曲而闻名于世。为区别起见,人们在它们的名字前面分别加上“老”、“小”二字。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父”。
柴可夫斯基和《天鹅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这里特别提到民族乐派的概念,和学生辨析其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让音乐活起来,创造良好的音乐鉴赏课堂风格。)
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向他们介绍这些音乐人的生平外,还要预设问题,比如,从下面的音乐作品中你能感受到音乐家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或者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回答,并且通过回答来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预设回答:贝多芬:激情澎湃,热情奔放;施特劳斯:节奏轻快,旋律优雅等等。特点:民族性 抒情性 自传性。
在这里,也需要向学生介绍两位浪漫主义时期的剧作家,法国的比才《卡门》和意大利的威尔第《茶花女》。
(二)作品诞生土壤
了解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的作品后,教师运用唯物史观引导学生了解表象背后的具体原因。这里给到学生材料,给与一定时间小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