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1. 领略康熙帝在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所奉行的儒家治国思想——仁政。
2. 列举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秉持仁政思想所进行的举措:除鳌拜、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侵略和签订《尼布楚条约》、统一台湾。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难点: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通过历朝历代长城的修建都是国防要务,而清朝却不修长城来设问,引发学生思考,康熙又是如何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课文讲述
一、捍卫背景
结合教材,归纳当时康熙(清朝)面临的形势:
(一)基本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二)统治不稳而面临威胁:
1、鳌拜专权,骄横跋扈,严重威胁皇权——满族内部矛盾
2、南方吴三桂、耿精忠等三藩割据;东南部郑成功据守台湾,坚持抗清;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地占地、剃发易服等政策——(满族与汉族)民族矛盾尖锐
3、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4、游牧于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对清中央不够服从,需要加强管理——满蒙之间矛盾
——可见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一个根基未稳、内忧外患的江山。
解决上述问题,对内巩固国家统一,对外打击侵略,以求巩固满清统治,继承父祖鸿业,开创后世太平,实现民众康宁、国家熙盛,是康熙帝面临的时代课题。康熙帝不采用修长城这样的手段来巩固统治,那么,他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守卫江山呢?
二、捍卫举措
康熙帝作为在汉族地区成长起来的满族政治家,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思想的坚定奉行者和实践者,所以他的治国思想也受到了儒家的影响。
展示材料:
材料一 “仁者无敌,此是王道,与其用诈谋仿无稽之言,不若行王道,则不战自败矣,王道二字,自是极妙兵法。” ——《清圣祖实录》
据材料一回答,康熙的治国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