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二《一“自由放任”的美国》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尤其是其根源,如何认识此次经济危机所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展示一段特殊的墓志铭:“伯纳德·迈尔斯长眠于此。他只活了3个月,是胡佛总统下令毒死的!”为什么一位总统会亲自下令杀死一个婴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1932年7月28日,美国人民仍然处于经济大危机的恐怖之中,生活日益艰难。2万多名一战退伍老兵携家带口前往华盛顿请愿,要求政府立即全部支付他们的退伍补助金。而当时的胡佛政府居然下令血腥镇压,结果造成数百名老兵及家属伤亡,其中就包括两名嗷嗷待哺的婴儿死于毒气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华盛顿惨案,又叫“星期四大屠杀”。这次惨案连同引发惨案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不仅使曾经为美国而战的老兵伤透了心,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那么,这次经济大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它给美国给世界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胡佛总统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以致于矛盾会激化到发生惨案的地步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段令人唏嘘不已、令人警醒反思的历史,一起来学习自由放任的美国。
【讲授】环节一:走进胡佛
老师展示有关胡佛的三幅照片(略),扼要介绍“胡佛生平”。
少年——1874年8月10日,胡佛出生于美国的爱荷华州,少年时代的胡佛是不幸的,他出生于美国的一个普通家庭,但九岁时父母先后过世,成为孤儿,由叔父抚养成人。幼年的胡佛很早就做过裁缝学徒,当过小办事员等工作。
青年——17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在校学业出色,毕业后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曾在中国洋务派创办的开滦煤矿任职。34岁时已成为百万富翁。
中年——胡佛从政,一路顺风顺水,先后担任两任总统的商务部长,尤其得到柯立芝总统的赏识和重用。并在1928年总统大选时54岁的胡佛以绝对优势击败竞争对手当选为美国第31任总统,并成为当时美国民众最受欢迎的总统。
而当时的美国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所以说当时有很多人称胡佛是“幸运儿”“成功者”。我们来看看当时胡佛的竞选口号吧!“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锅里有只鸡,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那么,幸运女神是否会一直眷顾胡佛?胡佛总统兑现了他给美国人民许下的诺言了吗?
【讲授】环节三:“经济危机知多少”
展示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相关视频片断(略),请学生观看视频片断的同时,结合书本知识,思考这次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最后用表格方式展示(略)
特点: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通过列表法展示,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狂热的现象造成的影响:大大增加了美国经济尤其是金融业的不稳定性和风险性。狂热的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造成的巨大需求假象,大大刺激了垄断资本家盲目的扩大生产,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生产相对过剩。
图片分析法:老师展示相关的两张图片(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片,得出当时的美国社会财富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扩大,一方面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另一方也导致民众的购买力有限。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并非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容易导致经济无序混乱等严重的问题。并自然引出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杯水车薪”这一目,完成这张表格(略)。最后通过漫画(略)等材料展示其反危机的结局。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分析法、图片分析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史证意识。最后,通过列表法厘清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胡佛的干预是在自由放任前提下的有限干预,理解其反危机失败的主要原因。
最后通过漫画、美国民谣等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认识到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把美国人民推入深渊,自己最终被人民抛弃。与之前的“成功与幸运”形成鲜明的对比,前后呼应。
? ? ? ?同时,通过列表法比较胡佛反危机措施和罗斯福新政,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看到他失败的价值和意义:胡佛政府面对经济大危机确实采取了一些行动,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辩证思维,对本课内容加以深化。
??最后,自然引出下一节课的《罗斯福新政》,提出疑问:罗斯福能否实现他的诺言,力挽狂澜,带领美国人民走出危机的阴霾呢?激发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讲授】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但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胡佛反危机措施与罗斯福新政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较难理解,教师应根据本课的重点为学生创设更多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问题情境,适当采用历史图片、文字和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另外,学生讨论和自主探究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整节课的课堂节奏也要注意张弛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