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民2003课标版《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部分
呈现一则让学生觉得不可思议的材料,激发学习热情。“20世纪30年代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的倾向,先后有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大国崛起》”。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的定势思维来说,美国人移居苏联就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但《大国崛起》的引注说明这是真实存在的史实。对学生的定势思维无异是当头棒呵,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产生疑问,从而把教学引向深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两个重要史实:一个是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一个是1928—1937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和工业化建设的迅速推进。通过激趣、设疑、解惑的教学流程,让学生理解苏联工业化建设对西方失业大军的吸引力,也更能理解资本主义国家深陷经济危机给苏联工业化带来的机遇。
随后,展示“苏联工业答卷”成就图表。
让学生明确感知,苏联从1928年到1937年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之疑问产生:苏联是通过什么办法做到的?
第二环节 斯大林的工业之路
通过对斯大林参加革命活动后的事迹简介,让学生对斯大林有个初步的认识。斯大林曾经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苏联执政时间最长(1924-1953年)的最高领导人,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引导学生从“革命者”“领导者”“建设者”“政治恐怖制造者”“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等角度初步认知斯大林,从而产生新的疑问:历史人物为何如此复杂?我们究竟应如何评价他?我们以前的认识是否太片面了?到底还有什么秘密我们不知道呢?疑问的产生正是教学的价值所在,虽然我们不能无穷地去揭示史实,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培养探索意识也是历史教师的责任。
本环节将主要从“领导者”和“建设者”的角度来重点解读,引导学生思考斯大林是如何领导苏联工业化建设的?他领导下的苏联面临怎样的困境?他的工业化建设策略是什么?斯大林的工业建设成就和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的一一展开,让历史有了温度,也让历史充满了变数,有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有冷峻的酸楚。
1.危机下的选择
呈现如下材料,感知斯大林开始执政后苏联面临的困境及其突围的选择。
材料一 1922年苏联仍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 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别的办法是没有的。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感知当时苏联面临“被打跨”的危险,进而思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工业生产和国防实力对比的差距等等,
决定了苏联必须打破常规,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也就是说,苏联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受当时的国际环境影响而做出的,它符合苏联的社会实际和现实需要,具有合理性。
2.资金的困局
斯大林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目的在于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提升国防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但面临的困难非常多,首要的就是资金和机器设备问题。
材料二 1926-1928年, 苏联对重工业机械设备需求量的60-90%依靠进口满足,依靠本国生产只能满足纺织厂的机器需求量的35%。此外, 在“ 战争警报” 的背景下, 1927年加强了对巩固国防能力的关注。当时苏联军工厂的生产力水平极低, 甚至低于1916年的官营和私营工厂的生产力水平。与法国相比, 苏联军事工业在战斗机生产能力上仅达其1/7, 坦克1/20, 机枪1/2 等等。
——康晏如《国外学者论苏联工业化》
材料三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