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人民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 圣雄甘地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三圣雄甘地》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甘地的学习,认识到解决事情的方法是多样的,为民族独立为和平时代是现阶段我们的任务。破坏和平者必定遭到唾弃。

学习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思维活跃、主动参与的意识明显,而且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但是学生们对考试、书本知识了解的较多,而对当代的时事了解较少,对世界公众事业思考较少。教学过程步骤1:

导入新课:“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播放一组配有音乐的中东局势的图片入手,引出独立和平的主题人物——圣雄甘地。

设计意图:以时事入手配以震撼音乐,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以冲突的场面震撼学生的心,让学生有兴趣一究到底。

步骤2:预习:教师以作业的形式提前将预习学案发给学生完成。教师导入新课后订正学案。(导学案设计成表格便于学生归纳信息最快了解课文)

设计意图:预习是完成本节课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预习充分了,学生在后面几个环节才能真正把 “学”进行到底:学生在质疑环节才能真正的深入思考,学生在探究的环节才能真正的思维起来,探究有物!学生在反思环节才有高度,才能使思想得到升华。

步骤3:学生质疑 组内交流问题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全班进行探讨解决,教师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到释疑。

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案的学习及订正,学生对书本基本熟悉,在这个时候学生会有问题生成,这是学生的主动思维,不是被动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对课堂会增色很多。

步骤4:合作探究一 分析材料完成问题 “评价甘地在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作用”。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办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武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任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完成问题,认识到甘地在印度民族独立解放中的作用。同时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规律。即辩证的分析;注意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立场等。

步骤5: 实践 高考题真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被迫辞去监国之职,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过问政治。1917年,辫帅张勋率兵进京,公然支持溥仪复辟帝位。消息传来,许多忠于皇室的前清遗老及皇族成员喜不自禁地跑到醇王府向载沣报喜,并劝说载沣复职帮助少年溥仪治理天下,然而,载沣只说了两个字:“胡闹!”当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同样说了句“胡闹”,然后冷眼旁观丑剧的上演。1925年正月,孙中山先生造访醇王府、拜会载沣,载沣热情接待了孙中山,孙中山则高度赞扬了载沣在辛亥革命中辞去摄政王的政治远见,二人留下一张富有历史意义的合影照。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载沣将那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供在书房里,国土素色白花.焚香秉烛,虔诚地祷念。

数年后,溥仪在日本人的鼓动下,准备前往东北就任满洲国皇帝,以此来恢复大清的统治,此举同样遭到了载沣的坚决反对;但溥仪却一意孤行,坚持到东北做了日本人的傀儡。伪满洲国建立后,溥仪多次请载沣将家搬到长春,都被载沣拒绝。日本人也多次游说载沣去长春,企图借他的名声加强日本统治东北的合法性,亦被载沣拒绝

——据凌冰《最后的摄政王:载沣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载沣辞职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载沣在民国时期的政治立场,并予以评价。(9分)

设计意图:材料探究二 所总结的规律,学生是否掌握尚需实践,选择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高考模拟题是最好的实践。

步骤6:反思 当今世界有些地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冲突不断,再加上某些大国的插手,局势更为复杂。那么甘地的不合作运动,是否能够解决中东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最后做出点拨:世界需要和平,各国应在和平的框架内解决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同时我们坚决反对大国干预他国内政)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圣雄甘地,了解圣雄甘地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学习要带来更加高远的思考,这也应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必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讨论甚至是辩论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我们引领学生三观的目的。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在实践过程中,感到可取之处是:

1.学生以作业的方式进行预习,学生的预习效果非常好,接下来的环节很是顺利。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是学生的课堂,问题、探究环节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3. 探究不仅解决了疑难问题而且还进行了规律的总结,不是为了学而学,而是给了学生方法。

4.反思,作为最后环节掀起了高潮,学生意犹未尽,深化了主题。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