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3《第9课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优质课教案下载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思路、归纳知识点,并且建立时空观念;
②通过图文材料等多种途径提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复习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振兴中华而不断追求的奋斗精神,培养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②从思想的巨大作用来重新审视中国要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③能重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民族自豪感。学习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及内容结构分析,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在通史中,新文化运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充,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新文化运动继辛亥革命之后对封建统治思想产生进一步冲击,又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思想史中,新文化运动是继器物学习、制度学习之后,上升到思想层面的学习,这种学习对中国的影响更加深远。而在高考中,新文化运动又是一个高频考点,因此有必要在复习中结合高考题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及全面评价。
教法:以史料分析法为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学法:利用思维导图将知识系统化,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史论结合分析法。学情分析(学生现状与需求分析)这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优势是他们已经完成了必修一、二、三以及选修一、四的学习,已有一定历史知识的积累,对新文化运动的知识有基本了解;经过两年的训练,他们都学会了运用思维导图来将历史事件中大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局限是新文化运动是学生在高二上学期学习的内容,相隔时间较长,学生对知识点有遗忘,部分学生没有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了解甚少。教与学的过程设计(课堂教与学的每个步骤的情境任务及其意图分析)
1、课前准备: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包括时间、代表人物、刊物、阵地、运动中心、指导思想等。老师批阅后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发现他们的知识漏洞,在课上就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上,先呈现几份出现知识漏洞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找找问题;再展示几份知识点完整、结构合理新颖的思维导图,共同学习。概括好的思维导图的要素:全、简、趣。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提高学生查漏补缺和历史思维的能力。
3、探究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用2015年浙江文综的一道材料题引入“晚清以降,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新文化运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阅读材料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史实扼要论述。”
各小组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讨论,并形成思维导图,由一个代表进行展示并解说。
补充相关材料,要求学生“论从史出”。
学生展示后,教师进行补充,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思路来分析历史事件。
4、评价新文化运动意义
给出材料及相关高考题,让学生分析材料,可提示从“对民众参政意识”、“对青年学生”、“对妇女解放”、“对政府的教育政策”、“对社会风气”、“对五四运动及共产党的建立”等方面来归纳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提高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对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评价必须一剖为二,因此再由一道高考材料题来引导学生分从另外的角度来评价新文化运动,得出结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全面否定,对西方文化全面肯定”的消极意义。
5、问题延伸:“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契合现在强调的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理念。
PAGE \ MERGEFORMAT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