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在地形图上识别主要的地形类型,并描述地形特征。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环境与发展
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
三江源地区是青藏地区内部的地理单元,也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系统学习的最后一个地
理区域。本区域既有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共性,又有自身独特的地理条件。本节课知识性的
教学内容难度不大。促进“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本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区的位置和地形、气候特征,分析“中华水塔”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2.了解本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思考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华水塔”的成因及影响;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思路】
以本区域代表性动物藏羚羊作为教学线索,通过设问层层深入,引导读图、探究,感知
本区域的自然特色、生态价值。
【教学过程】
1.导入
2005年,著名的生态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在法国上映了。影片描绘了帝企鹅在南极
极度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为了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艰苦旅程。它激发了人们对帝企鹅和南极的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于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其实,在我们国家,也有一个自然环境独特而严酷的地方,这里也有一群可爱的精灵值得我们关心和爱护。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藏羚羊和它们的家园。
2.生命与自然——上篇:和谐 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