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2012年12月第1版)《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学情分析
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我国的区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秦岭和淮河及秦淮一线的地理意义,学生能结合生活实例感受较多,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3、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地图与文字,认识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情况。
2、通过视频演示、数据对比和地图分析等多种途径,学生认识秦岭的重要作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分界线。
(三)、情感与价值观:
结合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壮美景观照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学习难点:
结合地图,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五、教法选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任务或问题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讲练结合,辅以学案指导法、地图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并用。
六、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作以下指导:
1、读图观察法:教给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