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知识与技能】
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2.能够运用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说出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的分布特点。
3.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等多种地图及其他资料的阅读、探究、分析、比较和联系的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及分布特征,理解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与地形、气候等要素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基本国策。
2.通过了解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问题,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二节。在本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这一总体特征。根据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教材表述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分布、存在问题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等问题,是整个第三单元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教材设计的三个教学环节“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地区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层层深入。教材从学生可以感知的各类土地资源的景观图入手,以增强学生对我国土地国情的好奇心。之后,运用数据资料,同类对比我国与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土地资源的情况,以利于学生顺理成章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进一步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其中,特别强调了农业用地的分布特点。最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增强对我国不同土地资源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教材还把其中的重要内容设计成活动。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作用。
八年级的学生,依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逻辑思维已经开始逐步得到发展。经过七年级一学年的世界地理的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家长出游的过程中,对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不少同学已经有了感性认识。而且,我们前面学过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内容,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虽然,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对于地理学科,同学们课后不容易主动花时间去探索研究。但是作为八年级的学生,热情活泼,好奇心强,如果教师引导得当,课堂上他们还是非常愿意主动思考、积极发言的。这样,就能较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主要构成特点;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特征。
教学难点:利用各种素材,指导学生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土地现状分布与中国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使用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阅读地理资料,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第一,利用现代化电子教育技术手段,使用电子地图和白板技术结合,通过对福建农林大学周边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帮助学生读图分析,认识土地利用类型。
第二,对地理事物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利用中国地形和中国气候图等资料,分析归纳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第三,从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以我们学校所在的仓山区为例,合作探讨我们身边熟悉的土地问题,如建筑用地侵占耕地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教师准备:准备教学素材,如在谷歌地图上找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定位,录制小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希沃电子白板。
学生准备:阅读教材,熟悉学习内容,观察身边事物。
导入新课──利用谷歌地图,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以我们仓山区福建农林大学的一处景点(参考中国地图设计)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部分 识土地】
教师: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产、生活的空间。实际生活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不同,我们对土地有着不同的利用方式,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大屏幕上的图片信息,说出农大及周边区域的土地有哪些利用方式。(播放大屏幕)
【第二部分 忧土地】
教师:(切换幻灯片)
观察下面的两图 (通过谷歌地图找到二十年前的金山榕城广场和今天的榕城广场对比图),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关于教学过程的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以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一、收获:
1、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能清楚地让学生认识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让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个知识,体现了先进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地理学科以地图作为知识信息载体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学要尽量多地使用先进教学技术,让我们的地理事物直观化、具体化,以便学生接受。
2、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谷歌地图的网络技术,提供了两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一个是农大附近地区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金山榕城广场的土地利用变化,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甚至就是我们同学们居住的地方,很好的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
3、在涉及到我们身边少见的土地利用类型的问题时,我利用的同学们和家长去旅游时拍摄回来的相片,让他们向同学们介绍哪些草地、难以利用的沙漠和戈壁是在哪儿拍摄回来的,他在当地又见到了哪些景观,把实际生活和课堂教学相联系,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很好的结合。
二、教学中的不足:
1、学生的讨论不够充分。讨论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本节课讨论的问题需要学生共同总结和完善,争取答案完整准确,但是同学们主要还是独立思考,自行归纳完成了,所以回答问题的时候难免不够完整周到。
2、在课程将要结束时,引出下一节课的内容,展示四幅漫画,当时主要目的是介绍第一幅漫画图,提出问题,以引入下节课的学习,但是四幅示意图的情况都介绍了,但却没有时间将它们分析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