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农业”一节是“中国经济发展”这一章的第二节。前面学习的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为分析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奠定了知识基础,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和分析。同时也为下一节──工业的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思路,为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对地势、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等自然要素已有一定掌握,同时也拥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图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对农业的生产了解很少,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资料、地图,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及成因。
2.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及重要农业区、林区、渔业分布区的名称。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我国农业南北生产的差异及成因。
4.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5.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能列举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具体事例(如基塘农业)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判断和概括相关规律和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树立和谐的人地发展观;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差异。
教学难点: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图文、活动、阅读资料等,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通过问题讨论、综合分析等方式,了解农业的重要作用及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老师板图《中国轮廓》。
2、引入:伴随着习夫人甜美的歌声我们欣赏了农村充满生机勃勃的风光,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农业。
观看视频,欣赏农村的风光,了解农业的有关知识。
1、用习夫人甜美的歌声和农村秀美的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板图,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布置学生自学课本90页---91页内容,完成学案第1题。
2、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回答各属于哪个农业部门。
3、提问一位学生早餐所吃的东西是哪个农业部门提供的,并让学生观察教室里有哪些工业品的原料来自农业。
4、课件展示生活中来自农业的产品。
关于教学过程的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土地资源,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经过认真反思,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 精心设计导入
本节课内容不多,但比较枯燥。如何做到高效并能激发学生兴趣?我思考了很久,突然想到习夫人彭丽媛曾经演唱过《在希望的田野上》,这是一首歌颂中国农村面貌及活力的歌曲,与本节所学的内容十分吻合,而习主席也很重视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的地位,因此我选取了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导入新课,并用习主席和习夫人的亲民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以“替习主席统筹农业”为情境主线来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灵活地处理教材
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而不是必须恪守的“圣经”,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如“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这部分内容本来是第二课时的内容,但在让学生分析如何合理布局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前必须先让学生具备因地制宜的思想,所以我把该部分内容提前讲,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注重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对学生地理学习两大基本能力的培养: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如在认识我国农业的东西差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让学生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图”、 “我国的干湿地区图”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等综合分析讨论如何合理地安排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生产,这样既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加强知识的新旧联系。
4.与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过程中我多处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感受地理,学习地理,进而应用地理于生活。如在讲"农业的重要性"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早餐所吃的东西属于哪个农业部门,让学生找教室里哪些工业产品的原料来自农业;又如在讲完本节内容后我又设计了“舌尖上的东莞”,让学生说出东莞的几种特色农产品各属于哪个农业部门,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感觉不足的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给够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和表现,还有由于本人教学风格不够活泼,在调动课堂气氛方面仍有待提高,以后我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注意这些问题,争取让我的课堂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