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地理教材同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自然灾害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教2011课标版《第四节自然灾害》优质课教案下载

内容结构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本条标准知识层面涉及的核心知识包括位置与分布、要素关系、人与地的相互影响,知识体系为概念 分类 分布、危害 防控。

能力培养层面主要为空间定位与空间格局觉察、地理因果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图表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然灾害的分析方法,并逐步树立防灾减灾的可持续发展观。教材分析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很多内容是在七年级世界地理基础上,让学生把所学基本能力和方法应用中国地理概况的学习中。本课在地形、气候、河流等内容后,有利于学生认知自然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原因。自然灾害的学习也对后续八年级区域地理、乡土地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的设计思想:突出人地关系,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辩证地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课也是新课标教材新增加的一节内容。新课标强调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本课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灾害观,增强生活和生存能力。

教材在编排了“常见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三个框题。教学中应把灾害的分布与危害、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故而本课时内容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类及种类、读图说出我国常见气象灾害的分布,了解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控措施;地质灾害的分布、灾害间的相互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宏观的防灾减灾措施等是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对前面的地形、地势、气候等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能力基础:八年级学生喜活动、能合作,处于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度的时期,具有一定的读图、判断能力。

存在差距:读图分析、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弱;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班中求知欲较强、爱主动思考、思维好、能力强的学生占比约不到1/3。

突破手段:教师补充多种材料,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以点带面,力求每位学生有所认识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危害及防控措施;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指导。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标为:(1)通过读图及相关资料, 认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类;提高地图阅读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2)运用地图及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并解析原因;提高图表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通过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及危害,初步认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气象灾害发生时,如何有效避灾,减少危害。 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依据课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了解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及危害,初步认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认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了解气象灾害发生时,如何有效避灾,减少危害。

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运用地图及资料,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空间和时间分布,并解析原因;提高图表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教学资源(1)常规类教学资源:课本、课件、视频、学案、板图、地球仪(台风的发源地)

(2)辅助性教学资源:彩笔(标志气象灾害的分布)教学流程图 情境导入——直观感受自然灾害

明确目标——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建立概念——了解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

深化概念、初步综合——了解气象灾害的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

梳理运用——梳理运用知识、了解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评估设计意图环节1

情境导入

1.请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1)你看到哪些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带给人类什么影响

2.课件播放视频《2015年自然灾害统计》

3.提问学生

4.呈现2016年前三季度自然灾害统计图、2014年自然灾害分布图,总结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

5.全国防灾减灾日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