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地理教材同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二、课标解读

本节课的课标是“一、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二、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的经验”。

第一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 “举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恰当的选取运用所学材料;行为动词是“说明”,属于理解基础上能够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进行解释、阐述的水平要求,这是对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和展示。

第二条课标的行为条件是“根据资料”,是对本课程基本要求的达成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限定,即要通过对具体案例、数据等的分析达成要求;行为动词是“分析”,属于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

三、教材分析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中国区域地理中最后学习的一个区域,它也是一个具有典型地理特征的区域。三江源地区成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是该区域地势高、高寒气候、多雪山冰川、多湖泊沼泽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是非常典型的学习和认识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素材。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其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学习该区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的能力,理解区域环境保护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研究区域地理的能力。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为培养学生综合性地理思维、区域认知、科学的人地观念等地理核心素养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四、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与能力,但高寒的气候、雪山冰川、遍布湖泊沼泽的湿地景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很遥远,因此要求学生课前查阅三江源地区的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相关情况,为学生学习三江源地区打基础。初二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思维也比较活跃,教学中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美丽风景的图片、活泼可爱的动物的图片、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利于学习的开展;通过启发式问题如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丰富,那么三江源地区的大量的水来自哪里呢?等问题启迪学生深入思考。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读图说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组成、地形等特征;掌握三江源地区存在的区域问题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各地理要素间的作用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对确定黄河正源的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理科考的常识,初步学会判断河流正源的方法;通过对三江源地区这一江河源地形成原因的探究,使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六、教学重点

1、三江源地区地势、气候、雪山冰川、湖泊沼泽、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2、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应采取的治理措施。

七、教学难点

1、湖泊沼泽的调蓄作用;

2、三江源地区的环境问题对长江、黄河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教法、学法

教法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读图分析法

九、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有关三江源地区的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生态问题等情况,为学生学习三江源地区奠定基础。

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十一、课后反思

在《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旨来组织教学,设计了“自主学习三江源地区的位置、组成”、“合作探究一:三江源地区为何有中华水塔之称”、“合作探究二:三江源之水哪里来”、“合作探究三:黄河的正源在哪里”、“组内讨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总结提升:画出思维导图”等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程序,利用多媒体、微视频、思维导图、智慧教室学习系统等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提供大胆交流表达的平台。使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地理区域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受授课时间、教学条件所限,在进行“合作探究三:黄河的正源在哪里”这个环节教学上处理有点潦草,没有充分做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这一地理核心素养,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