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学会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分析,了解长江三角洲的江海交汇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会如何评价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资料分析、读图分析、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提到南方地区,你的脑海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红土地”、“紫色盆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油菜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方地区的代表——“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二、新课学习
拓展延伸: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携带大量的泥沙进入河口区沉积发育形成的。大约7000多年前,长江的入海口在现在的江苏扬州附近,随后大量的长江河流输出泥沙进入到河口区,并因为入海,河道加宽,水流扩散,河水不再能够携带泥沙而发生沉积。沉积的泥沙形成现在长兴岛、横沙岛这样的岛屿心滩,并随着水流受科氏力的作用,河道逐步南偏。心岛心滩逐步背靠,最后与陆地合并,河道则不断南转,逐步堆积形成现在这样的长江河道不断南偏的陆地格局。据研究,7000余年以来,长江三角洲经历了6期这样的心滩岛屿北偏靠陆的发育过程。
(一)江海交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