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沪教2011课标版《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2.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课前准备】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双氧水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高锰酸钾
五氧化二磷 氯化钙 碳酸 锰酸钾
氧化钙 氯化钾 碳酸钙 盐酸
四氧化三铁 二氧化锰 氧化镁
【导学过程】
1.观看视频:元芳的蜡烛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100页----101页(活动 与探究),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2.师演示实验二: 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学生观察后回答: 实验现象是什么? 实验结论是什么?
3.生分组完成实验一: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学生观察后回答: 实验现象是什么? 实验结论是什么?
4.[讨论与思考] 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分析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你的结论是
师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5.师完成实验三: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讨论与思考]质量不守恒的原因是什么?
[分组讨论] 1、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2、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
【跟踪训练】
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
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