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沪教2011课标版《整理与归纳》优质课教案下载
【学习难点】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条件。
【学习过程】
「观看视频」:柠檬爆炸气球
一、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分组实验1」:比较硝酸钾、氢氧化钙、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
①.在试管标号为1,2,3,三只试管中分别加入1.5克硝酸钾、1.5克氢氧化钙,一滴管食用油、。
②.再分别加入5ml水(至试管上刻度线处)
③.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小结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影响情况分析: 不变, 不变, 变,溶解性不一样。
④. 往4号试管中加入一滴管食用油,再滴加汽油,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小结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影响情况分析: 不变, 不变, 变,溶解性不一样。
⑤.加热1号试管,观察并记录现象:
小结3: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影响情况分析: 不变, 不变, 变,溶解性不一样。且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强,但是 固体例外。
二、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交流讨论」:加热前和加热后的1号试管里面都是硝酸钾溶液,但是溶解的溶质的量却不一样,你如何区别这两种溶液?
「观看动画」:蔗糖和氯化钠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动画。
「分组实验2」:
①往5号,6号试管分别加入5ml水,再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振荡,硝酸钾固体全部溶解。形成硝酸钾的 溶液。
②继续加入硝酸钾固体振荡,至硝酸钾固体不再溶解。
形成硝酸钾的 溶液。
③加热5号试管,观察并记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