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下册(2013年12月第2版)《中和反应》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4.通过用中和反应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认识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进一步体验与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难点】
用中和反应知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
[情境]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酸和碱。盐酸是一种常见的酸,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现在老师把这两种溶液混合,同学们请观察现象。
[预设]学生触摸试管,感觉发热。
[问题]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他们一定发生化学反应了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认为可以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问题]放出热量并不能证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例如,浓硫酸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热,但两者并未发生化学反应。那么,如何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呢?
[预设]学生思考讨论,可能会提出用酸碱指示剂;若学生思考未果,教师可从溶液酸碱性变化上引导。
活动二:设计方案,交流讨论
[任务]同学们桌上现在有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各组把实验方案填写在如下实验报告(1)的“方法和步骤”一栏中:
实验报告(1)
方法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和结论
[预设]学生组内讨论,尝试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将各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呈现出来,进行交流。对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三:动手实践,分析思考
[任务]请各小组根据修改意见,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然后开始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填写在实验报告(1)上。
[预设]学生按照实验方案大体上能顺利完成实验,但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 1 ﹨ GB3 ① 实验操作不规范; = 2 ﹨ GB3 ② 现象观察和记录不仔细; = 3 ﹨ GB3 ③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到位、不全面。
[交流]教师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拍照展示,让学生对出现的实验操作规范问题进行交流改正;将各组记录的实验现象和分析结论呈现出来,进行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反思]滴入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即为反应的终点,怎样控制这个反应终点?
[预设]学生思考、讨论,可能会提出:当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控制滴加盐酸的速率(即逐滴加入稀盐酸)来控制反应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