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美2003课标版《第四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1.结合自主学习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用红笔在课本上做好标记,并记忆相关知识。
2.通过合作探究部分,小组内相互学习,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
■一.【合作探究】
1、导入新课:
欣赏两幅名作,分组讨论,两幅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呐喊》 摄影作品
《呐喊》(油画?1893)蒙克(挪威)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什么是意象艺术?“意象”有“意念之象”或者说“愿望料想的样子”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具像”是相对而言的。
(2)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
依据作品《圣维克多山》 、《星月夜》、《泼墨仙人图》等讨论。
总结:美术不仅可以再现客观世界,而且更可以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
总结:美术作品形象的怪异是艺术家内心感的表达与艺术家主观意识有关,包括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与艺术追求。
(3)理解意象艺术的两个角度:
1.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2.艺术家按照我“想“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4)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呐喊》《星月夜》
B意象艺术形象更集中、典型——《鹌鹑》
C意象艺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内战的预感》
(5)意象艺术常采用的手段:变形、夸张 重组、等
意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比较:
总结:意象艺术传递的不是艺术家的“眼”中之“象”,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即“意象”。
为此,艺术家就要调动一切手段来表达这种感觉和意图,而不管是否与我们眼见的现实一致,从而产生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
■二.【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