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过程
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两个题,思考明确自己的做题思路,若不能独立解决也可小组内讨论解决.
由学生讲解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教师适时点拨.在此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积极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集中纠正问题,归纳解题思路。
再回到习题中,检验学习成果。加深思路和理解。重新完善和构建已有的知识体系,为自己已建的知识树添枝加叶,从而再完善和归纳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加深印象。
例1:关于离子共存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后,学生已经对此类问题有了初步解决方案,然后有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引导和补充,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如下:
初中阶段需掌握(1)有色离子有: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
(2)不能共存的离子H+(OH-、CO32-、H CO3-)
OH-(H+、NH4+、 Cu2+、Fe3+ 、Fe2+、AI3+、Mg2+)
Ba2+(CO32-、SO42-)
CO32-(Ca2+、Ba2+、Mg2+)
SO42-(Ba2+、Ag+)
Cl-(Ag+)
例2、图像问题
结合例题使学生们明确解决图像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意义;
(2)注意图像的关键点,特别是起点;
例如向氢氧化钠中滴加盐酸至恰好中和,PH值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图像问题中,首先注意起点为加入盐酸为0g,即溶液为氢氧化钠是的PH值,此时为碱性溶液,PH >7,故起点必须在位于纵轴7的上边。此外,还应注意关键点——终点,“至恰好中和”因此PH =7时,盐酸加入量为某一固定值,所以题中的图像横轴无限延伸是错误的。
(3)注意分析图像的趋势,即图像值应如何变化,变大?变小?或不变?比如:稀释一定浓度的硫酸,PH随加入水量的变化图,酸被稀释酸性减弱,PH值增大,但无论如何稀释都是酸性溶液,故PH<7,无限接近7但不能等于7。
(4)注意分析最大值。例:等质量的多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问题,需通过计算分析,比较产生气体的最大值。
(5)图像的斜率。斜率反应的是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金属活动性越强,斜率越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的教学,同学们在处理离子共存和图像问题时,有了很大的进步,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再茫然无措。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从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尽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做,但由于时间原因,有时还是在等待后进学生回答问题时耐心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PAGE ﹨ MERGEFORMAT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