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下册《6.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质课下载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难点: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2.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体现出其应有的实际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作用。
3.在第五单元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习过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引导学生推测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然后设计实验验证。
三、教法分析:
“问题引入→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应用规律”的教学模式。
根据教育理念,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认知情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引导→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金属与氧气反应采用回顾→自主学习教学方法。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
对实验现象进行筛选、对比、归纳、分析、进行信息处理,获取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