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质课教案下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对一氧化碳毒性的理解,加强安全意识;
(2)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课件及因操作错误导致实验失败的教训,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
(3)通过讨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尾气如何处理?”和教材P120习题5,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讨论交流、解决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一氧化碳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的探究,懂得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培养勤与思考的科学习惯;
(2)关注与一氧化碳有关的社会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为保护环境、美化地球献计献策。
教学重难点
重点:1.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 一氧化碳的毒性、可燃性和还原性。
难点: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忆旧知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你们知道碳还有哪些氧化物吗?讨论交流、举手发言。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课题。请你们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交流、寻找结果。以结构决定性质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它们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这是否意味着它们的性质也相同呢?产生疑问、大胆猜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接受新知识。实验探究课件演示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煤气泄漏可能会引起中毒,因此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体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上的第一个不同点。引起学生对一氧化碳毒性的重视,并了解一氧化碳使人种毒的原因。(展示)
出示一小瓶一氧化碳,观察并探究其物理性质(叫三个学生上讲台,边讨论边探究)。演示教材P117(实验6—8)。边讨论、边探究、边汇报。
观察、记录、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课件演示解释疑惑(课件演示)
通过课件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观察燃烧的现象和检验燃烧的产物。边讨论、边探究、边汇报。
学生观察思考。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通过课件提出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性气体,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了让人及时知道煤气是否泄漏,一般采取什么措施?
2、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
3、你们认为教材P117页图6—20的煤炉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有人认为在煤炉上放上一壶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对吗?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你们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掌握知识并能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参与社会决策。课件演示(课件演示)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6—9)课件中设计一错误操作。一学生上台操作,其余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有惊无险的爆炸声中体验实验应规范操作,懂得可燃性气体的使用方法。? 小组讨论形成共识1、为什么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就会发生爆炸,反过来却不会?
2、玻璃管中氧化铜的颜色会怎样改变?体现了一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3、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它有哪些作用?
4、左边的酒精灯有何作用?你们是否有比它更好的办法?讨论、交流、发言。1.? 使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节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