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三、思路整合
本着“温故而知新”的基本理念,本节课的教学从基本概念“单质”入手引入新课,展开对课题——“金刚石、石墨、C60”的学习。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金刚石的用途,总结其物理性质;然后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猜测石墨的物理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结合教师提供的金刚石和石墨的模型,解释二者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并建立“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通过巩固性练习,加深学生对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联系的理解;通过认识无定形碳的用途,激发学习兴趣,知道化学与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最后通过展示C60分子的结构以及有关碳的新型材料的图片和相关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
据以上分析,将本节课的流程设计如下:
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由碳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3)知道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实际上是由细小的石墨晶体和杂质组成的,了解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及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建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思维关系模型。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碳单质物理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对物质性质的探究能力及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整理或加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碳单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使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树立科学观念。
(3)通过对碳单质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处处离不开化学,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1)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物理性质和用途。
(2)无定形碳的用途。
难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启发讨论、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法
实验仪器:石墨棒、小刀、导线、干电池、铅笔芯、小灯泡、玻璃、玻璃刀、木炭、活性炭、焦炭、石墨、不同类型的铅笔、金刚石、石墨、C60模型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什么是单质?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吗?
【引课】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碳氏兄弟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碳府,认识一下各有千秋的碳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