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上册(2012年6月第1版)《课题3制取氧气》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4.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身实验,发现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但改变了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速率。
(2)练习巩固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物质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习设计“探究某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是否起催化作用”的实验方案。
(3)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归纳分解反应的含义。
2.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练习巩固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物质加热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习设计“探究某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是否起催化作用”的实验方案。因此本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通过三个制氧气的反应,形成分解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
上一课题已经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看到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奇妙的实验现象,对氧气已很感兴趣,必然产生了对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好奇心;第一单元里,学生已经学会了必要的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对这节课中学生用药匙取用固体、往试管中倒少量液体药品、给试管中物质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设计思路
本着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一共设置六个互到生成的教学环节。一是观看氧气的用途视频进入课题来学习氧气的工业制法;二是用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体验到高锰酸钾、氯酸钾加热时都能得到氧气,形成这两种制氧气反应的原理;三是研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什么要加二氧化锰;四是探究过氧化氢溶液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从而形成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五是通过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中也加少量二氧化锰来探究证明某种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是否起催化作用的方法;六是学生归纳分解反应的概念要点和判断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互动生成一:
观看视频后学习氧气的工业制法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观看氧气用途的视频)
师:同学们,氧气的用途如此之多,它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氧气的制法。
板书:课题3制取氧气
师:化学上,物质的制法分为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首先我们来带着3个问题阅读书本上第40页工业上是如何大量制取氧气的。
投影: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
(1)一般是以什么作为原料的?
(2)这一过程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生产出的氧气装在什么颜色的钢瓶中?
板书:一、工业制法
师:请回答投影上的三个问题。
生: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