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上册(2012年6月第1版)《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制取氧气》是第二单元课题3的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堂课学生已经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性质等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就为我们学习制取氧气作准备。学习了制取氧气方法也可以为以后学习制取二氧化碳奠定知识基础。
3.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目前已经认识了一些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学习了药品取用、加热、仪器连接、排水集气等基本操作,学习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学习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以及氧气的性质,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学习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
(2)(学生思维能力)本课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学生在思维上和操作上都无据可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的引导,使学生从药品选择到实验操作都形成规范的思路,为今后学习更多物质的制备奠定基础。
(3)(存在问题)制氧气时,选择实验仪器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收集到一瓶纯净的氧气。
实验目的:
1.练习仪器组装、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等基本操作。
2.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实验准备:
试管、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镊子、坩埚钳、烧杯、药匙、纸片、木条、棉花、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火柴、废液缸、污物杯、抹布。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氧气在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要研究氧气的性质,就必须制得纯净的氧气,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今天就让我们实际体验一下。
环节二:知识准备
1.仪器的组装必须力求科学、合理、简单,一般按照先 后 ;先 后 的原则进行。组装完毕,制取气体之前,必须检查 。
2.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加热高锰酸钾等固体时,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
5.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为什么?
6.可以采用何种方法收集氧气,哪种方法收集的氧气纯净?
环节三:思路导引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1.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2.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3.验证所制得的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