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上册(2012年6月第1版)《原子的构成》教案优质课下载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通过师生共同讲述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透过宏观现象分析物质微观结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树立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体会到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深入、艰难曲折的,科学实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赏析科学家的创新过程。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及愿意为科学献身的情感
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依据现象分析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原子的构成
教学过程
[引入]
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过渡]:原子弹主要是利用一些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我们能看到爆炸却不能看到原子内部的结构,那原子内部构成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这节课——原子的构成。
[板书]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
[过渡]人类并不能看到原子内部的结构,那么人类又是怎么认识这些的呢?原子的构成又是怎样被一步步发现的呢?
环节一
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家们的研究过程,学生阅读和分析,并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绘图,感受科学发展的过程,增进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原子结构发现史(学生阅读原子的发现史并尝试着画出自己理解的原子的结构)
1、“实心球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2、 汤姆逊的“枣糕式无核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3、原子核的发现 α粒子散射实验
带领学生总结原子结构发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