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课题2溶解度》优质课教案下载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存在和转化是有条件的,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逐步培养由具体到一般认识事物过程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互相协作、友好相处的健康心态。
重点和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及“活动与探究”。
实验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6小组,每小组6人。
每组准备器材:烧杯2个(各装20 mL水)、玻璃棒1根、2 g NaCl(预先称好)、0.2 g Ca(OH)2(预先称好)、酒精灯、试管夹、火柴、量筒、胶头滴管。
课件、实验、板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激趣设境,问题导入
师生互动:先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约5 ml水,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缓缓加入氯化钠和硫酸铜固体,边加入边振荡。
同学们观察溶质能否在溶剂中无限度的溶解?问题探究,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阅读P33,确定方案(画出实验简图)。
以俗语作导语,由生活经验作铺垫,学生感到自然亲切,着力创设快乐课堂。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却别于教材,更显直观、生动。投影方案,交流共享。动手实验,观察记录。
上台展示,投影结论。
①加少量NaCl能溶解在5mL水中;
②再加入NaCl不能溶解在5mL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NaCl。
即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观区分“溶”与“不溶”的依据──杯底是否有未溶固体溶质。误导结论,延伸探究。
“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生质疑猜想。增补方案,实验发现。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通过追究教师“疏忽”增补方案,动手实验,使学生关注、重视“一定量”这个要素。充分发挥教师“引”的作用。课件演示。NaCl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师生互动,齐声朗读)。陌生物质,引发探究
CuSO4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它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全班展示,投影结论。
CuSO4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如法炮制,小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