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下册(2012年10月第1版)《课题3溶液的浓度》优质课教案下载
3.能计算配制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质量。
4.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根据颜色认识溶液的浓、稀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和相关计算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质质量分数的学习,认识到严格控制浓度在生产、科研中的作用,通过配制16%的溶液和稀释溶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1.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
三、教学难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试剂: 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水、
仪器: 玻璃棒、100ml烧杯、50ml量筒、托盘天平 、 药匙、胶头滴管、细口瓶
五、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分钟图片引入:介绍配制合适浓度的农药在林业及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展示:
室温下,向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0.5g、1g、1.5g硫酸铜,搅拌,得到的溶液哪个最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的浓稀。但在科研、医药、工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有溶质的含量。溶液的组成的方法有多种,今天我们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第三杯溶液最浓,判断依据是颜色最深,或者说溶剂的质量相等,而第三杯溶质质量最多。
学生聆听老师讲解,交流生活中常见的溶液,例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植物营养液等这些溶液都标有一定的浓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