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上册(2012年7月第1版)《第三节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基本教学模式和手段
这节课采用“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指导、确立学生在化学教育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教学内容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石蕊试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试管刷、烧杯150ml 2个(其中一个装水)、集气瓶250ml(充满二氧化碳)2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2个、纸袋、蜡烛、废液杯、铁架台(带标尺)、试管架、镊子、稀盐酸等。
学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4组、紫色石蕊试液、石灰水、试管12只、试管刷、烧杯(装水)、塑料管、废液杯等各4组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猜谜语引入二氧化碳,复习二氧化碳的循环及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二氧化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二氧化碳,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回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二氧化碳的循环。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