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3稳态与环境(2005年8月第1版)《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业要求
教学提示
1.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使用图示等方式表征和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征,并对相关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调查或探讨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基于《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可知生态系统的教学活动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掌握生态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密切。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部分内容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能量代谢等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本章后面内容的学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和研究的意义等。通过学习对理解和认识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认识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从发展学生能力的角度看,本节内容可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好素材;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角度看,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并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已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对模型建构的生物学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学生对于与能量流动相关的生活实践有粗浅认识。
待提升: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定量到定性两个维度分析能量流动规律;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组织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倾听-分析-表述,倾听-质疑-提升”的过程,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多方面的自我提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林德曼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策略,逐步形成生命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命观念);
2.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由繁到简的梳理,并对食物网进行聚类分析,能构建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并能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3.通过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能够得出能量流动的特点,认同能量可维持生命系统的有序性,逐步树立物质与能量观(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4.通过探讨依据能量流动规律提出治理青海湖环境问题方案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社会责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由繁到简的梳理,并对食物网进行聚类分析,能构建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并能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对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能够得出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发展变化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