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1分子与细胞《科学·技术·社会酶为生活添姿彩》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概念,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对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等有了初步的接触。高中学生在能力方面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因而,本课需要在学生的初中基础上,通过回顾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感悟科学家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分析实验,在分析中运用反思的方法,领悟反思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发现的艰难和科学家们的智慧力量,确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欲望和信心。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2.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探究实验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反思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策略】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有一系列实验,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研究的历史,让学生以教材中展现的光合作用研究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为线索,遵循科学家的探索思路,了解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等于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这对于学生认识和掌握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是有必要的。
本节课在课本经典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和调整,增加海尔蒙特实验,补全英格豪斯实验,从上一节调整恩吉尔曼实验到本节课中,形成按时间顺序发生的七个实验。
七个实验中的问题可以归结为:1、植物为什么会生长?2、植物为什么可以更新空气?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和产物分别是什么?4、释放的O2 来自于H2O还是CO2,以及有机物是如何合成的?通过四个问题贯穿本节课,更有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概念实质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作推论,得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由于实验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思路和结论。因而以板书的形式依次将主要结论展示出来,以利于概括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在关注实验过程的同时,强调通过反思对实验设计的思路、优缺点的分析,从中领悟善于质疑、求实、创新等科学精神,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并关注过程和实际能力。
【课时】1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引入: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光合作用的概念,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看起来短短的一句话,可却是科学家经过三百多年的探索得出来的。今天就让我们回顾经典实验,从中领悟科学家的实验方法和科学精神。
(二)学习新课
问题1:关于植物生长的探究。
背景: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认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完全依靠于土壤。
实验:1643年,一位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产生了怀疑,于是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栽种到一个木桶里,木桶里盛有200磅的土壤。以后,他每天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为防止灰尘落入,他还专门制作了桶盖。五年以后,柳树长成169磅3盎司重,土壤再烘干称重,只少了2盎司。
海尔蒙特的结论: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这一观点。
?实验前实验后重量变化柳苗???土壤----------------?整理资料: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