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生物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细胞的增殖》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引导、教具演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观察能力;通过小组探讨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特征,培养学生思考和归纳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型展示,揭开细胞分裂核内微观物质变化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⑵教学难点: DNA和染色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规律。

2.教学过程

本节教学时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课前导入,注重利用模型和图表等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对微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认识有丝分裂变化的连续性。

2.1简易模型改进 学校现有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学模型较笨重、老旧,不易携带,且各时期的图案区分不明显,物质形态变化易混淆,已远远满足不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故笔者对模型进行如下小改进:

选取材料易得、质地轻巧的泡沫纸作为改进材料。首先选用浅黄色的泡沫纸若干,剪成12cm×15cm长方板作为整个植物细胞;然后选用不同颜色的泡沫纸剪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中的不同物质,以便学生观察和区分(其中蓝色代表细胞核,粉色代表核仁,紫色代表染色体或染色质,红色代表纺锤丝等);再根据各个时期物质所呈现的形态,依次将裁剪好的泡沫纸粘贴于长方板上。为防止粘贴的泡沫纸脱落,可用透明宽胶带将粘贴物完全包裹,固定在长方板之上,如图1;

各长方板上粘贴物通过颜色鲜明对比,形态特征突出,学生可清楚的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核中各物质的变化过程。而且改进后的教具质地轻巧、方便携带,可以发放到学生手中进行观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能力,适合应用于新课改课堂。

2.2 课前引导 在学习此内容之前,教师给学生设一小问题:“每个人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那么一个受精卵怎样才能形成生物体这么多细胞呢?”要求学生提前将本节内容通读一边,不懂或有疑问的加以标记,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2.3 视屏展示 通过学生比较熟知的青蛙,引出视频:“青蛙卵裂过程”,以动画的形式播出蛙的发育过程,由一个受精卵→二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数目不断增多,让学生初步而直观的认识到细胞的增殖是细胞通过分裂,数目不断增加的过程。以此为前提,那么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物质发生了那些变化呢?

2.4重点解决 为突出本节重点,首先,将制作好的两套相同模型分发给学生,保证每小组有一个时期的模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共同探究该小组所得模型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哪个时期?具有什么显著特点?该时期染色体与DNA的数目?然后选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其他与该小组持有相同模型的小组成员可进行查缺补漏,如图2:

在鲜亮颜色和巧妙模型制作的吸引下,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探究发现问题,通过观察、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相互交流,大胆举手发言、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该环节训练了学生分析和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小组合作精神。

2.5难点强化 学生可将模型相互传阅,以便能充分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进行观察对比,共同归纳总结出各时期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规律,完成教师在黑板所列表格: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间期

分裂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

(个)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条)纺锤体

从表中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两个规律:① 在分裂期时DNA数目:有染色单体,DNA=单体数;无单体,DNA=染色体数。② DNA与染色体的变化:间期,染色体复制出现姐妹染色单体,DNA数=2倍染色体数;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DNA数;末期,DNA、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在完成表格后,教师可选两名比较活跃的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有丝分裂各个时期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进一步对难点知识加强和巩固,如下表:

2.6 误区点拨 ⑴有丝分裂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将各时期认为是一个独立过程,教师可用分裂前期的模型来演示,让学生认识到核膜、核仁消失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强调分裂过程的连续变化性。如图3: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