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本实验教学主要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活化的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兴趣。按照探究的一般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得出理论性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成功探究的的乐趣。
1. 实验内容分析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主要涉及的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第二章、第2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有更系统和更抽象的学习,同时消化系统也是初中生物教材中首次介绍人体生理部分的知识。,因此,通过对第二节内容的学习,以生活中的常见食物馒头为原料,本实验便可顺利展开。
2. 学情分析
消化系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摄入的食物都要在系统中被消化和吸收,但是因为绝大部分的器官都分布在体腔内,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到的只有消化道的开口——口腔内的消化和吸收,并且实验以常见食物馒头为原料,让学生以此实验为起点,在学习消化系统时能做到“浅入”,最终完成消化系统全部的学习内容,做到“浅出”。七年级的学生乐于动手,热衷于实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帮助,让学生获得探究的成功。
3. 教学条件分析
本实验以馒头、唾液为原材料,便于获取,所需的实验器材均为实验室基础器材,如需要刀片、玻璃棒、三支试管、烧杯以及碘液。
教学重点:
1. 馒头在人体口腔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及结论——通过咀嚼初步体验馒头的变化,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得出准确的结论;
2.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六大步骤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巩固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1. 实验方案的制定——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改进实验方案;
2. 唾液的获取与收集。
1. 学生经过对实验的设计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认识,并且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总结,得出馒头在口腔中如何变化的结论。
2. 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的意识,体验实验的乐趣,提升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实验材料及试剂:馒头、唾液、碘液、清水;
实验器材及用具:试管3支、烧杯2个、玻璃棒、胶头滴管、小刀、消毒棉。
教学流程图为图片式,具体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生活现象引入以生活中能吃者瘦,吃少者胖的现象引出这两种人消化吸收的能力不同,进一步引出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口腔,教师提问口腔有何功能?
同时,让学生品尝馒头,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出自己的体验过程。品尝馒头,并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出体验的过程。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比较在意自己和周围人的身材变化,以能吃者瘦、吃少者胖的现象可以在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且辅以品尝馒头的环节,既点名课题,又能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本教学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且突出了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关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探究所带来的乐趣,注重培养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但是由于确定最终实验方案这一环节的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精神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全面地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