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优质课下载
3、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尝试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分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并需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基因和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学用具
多媒体、板书、XY染色体模型
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已学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及减数分裂,知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顺理成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法:引导学生对萨顿、摩尔根等人的研究进行探究,设计合适的问题,以提问式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对相关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再现摩尔根使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科学探究的历程。从萨顿假说,到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引导学生在再现的科学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乐趣。
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通过设计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活动】
1、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基因的行为特点。
也就是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究竟如何?
一、萨顿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背景介绍】:萨顿相关资料。
【教师活动】:介绍萨顿利用蝗虫发现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的行为变化。